(圖片來源:DeepMind)
2014 年對 DeepMind 來說,絕對是具重大意義的一年。這年被 Google 以約 6.5 億美元收購;如今,DeepMind 收於 Google 麾下已 5 年有餘,縱然有許多精彩時刻,但從營收狀況來看,DeepMind 的發展並不突出。此外,基於各種原因,DeepMind 與「金主爸爸」Google 的關係也略顯微妙。
這 5 年裡, DeepMind 發生了什麼事?
曾幾何時,風光無限
2010 年11 月 15 日,Demis Hassabis、Shane Legg 和 Mustafa Suleyman 聯合創立了 DeepMind ,公司選址在倫敦,避開 Google、Facebook 等矽谷巨頭,在歐洲收攏了許多優秀人才──這成為其優勢之一。
對 DeepMind 來說,真正的優勢來自發展一種機器學習技術──強化學習,源於 Hassabis 擅長的兩個領域:遊戲和神經科學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此之前,強化學習在電腦領域還是一片空白。
對任何一家注重研發的公司來說,資金不可不考慮,DeepMind 也不例外。相關報導顯示,2010 年,Hassabis 曾為了募資參加奇點峰會,最終獲得 200 萬英鎊投資。不過,資金短缺的狀況在 2014 年就發生了改變。
經過一年協商,DeepMind 在 2014 年被 Google 以約 6.5 億美元收購。有了 Google 這樣強大的「金主」做靠山後,DeepMind 取得許多不錯的成績,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 2016 年 AlphaGo 首次擊敗南韓圍棋冠軍李世乭,比分為 1:4。之後 DeepMind 還不斷開發出新 AI 系統,挑戰人類的極限。
- 2016 年底到 2017 年初,AlphaGo 化名 Master,在「線上快棋對決」橫掃中日韓頂尖棋手,獲 60 勝 0 負 1 平。不僅如此,它還戰勝圍棋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選手柯潔。
- 2016 年 6 月,DeepMind 訓練的 AI 系統在雅達利遊戲《 Montezuma’s revenge》達到大師技巧。
- 2018 年 7 月,DeepMind 在《雷神之鎚 III 競技場》(Quake III Arena)奪旗遊戲和人類隨機組隊打團戰,擊敗了人類玩家。
除了遊戲領域,DeepMind 在醫療領域也取得一定的績效。2016 年 2 月,DeepMind 成立了新醫療保健部門 DeepMind Health,由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的 Mustafa Suleyman 領導。DeepMind Health 第一款產品是名為 Streams 的行動應用軟體,最初旨在幫助醫生鑑定有急性腎損傷風險的患者,但是,這個應用軟體也讓 DeepMind 多次陷入爭議。
虧損近 10 億,健康部門陷爭議
在 AI 領域,研究成果與商業化之間仍有鴻溝,DeepMind 亦如此,儘管 DeepMind 研發的 AI 系統得到許多肯定,但很少開展關於深度強化學習的大規模商業應用。雖然背後有大金主,但 Google 不可能無止境地投資,畢竟,Google 是商業科技公司,盈利才是主要目的。
自 2016 年開始,DeepMind 就陷入虧損,且程度不斷增加。相關資料顯示:
- DeepMind 2016 年虧損額達 1.54 億美元。
- DeepMind 2017 年虧損額達 3.41 億美元。
- DeepMind 2018 年虧損額達 5.72 億美元。
儘管 DeepMind 較少獲利,但支出卻未見減少。據英國政府的資料,DeepMind 的「管理服務費」需 4,110 萬英鎊,包括不動產和電腦系統運行和維護。在「員工工資和其他相關成本」上,包括工資、差旅、辦公軟硬體等,DeepMind 耗資達 1.047 億英鎊(約 1.37 億美元)。
不僅如此,DeepMind 的法律費用也在飆升,從 2015 年 14.48 萬英鎊增至 65.81 萬英鎊。據外媒猜測,這高幅度上升的背後,可能和 DeepMind 的健康部門相關。
為了利用醫療數據開發健康監測 App Streams,DeepMind 在 2015 年與英國皇家自由信託基金會首度達成數據分享合作,獲權處理基金會下屬 3 家醫院每年共計 160 萬名病人的就診紀錄。而後,英國數據安全部門為此對 DeepMind 調查了一年,在 2016 年公布了調查結果。
調查結果顯示:DeepMind 和相關醫院的合作計畫「不符合數據保護法」。由此,Mustafa Suleyman 領導的 DeepMind Health 在英國飽受爭議。
▲ Mustafa Suleyman。(Source:Joi Ito from Cambridge, MA, USA [CC BY 2.0], via Wikimedia Commons)
不過,DeepMind 並不是沒有為 Google 帶來實際性的利益。DeepMind 曾開發了一套演算法,以優化 Google 資料中心 250 萬台伺服器冷卻方案,為 Google 降低了 40% 的能源成本。不過,這與 DeepMind 的日常管理費用相比,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。
DeepMind 與 Google 關係愈加微妙
爭議過後,在 2016 年,Mustafa Suleyman 曾做出表示,在任何階段,患者數據都不會與 Google 帳號、產品或服務相關聯──劃清該醫療部門與 Google 的關係。可見,儘管歸屬於 Google ,但 DeepMind 仍有著較大的獨立性。
值得一提的是,DeepMind 的獨立性,與其簽署的「道德與安全審查協議」不無關係。在 DeepMind 被 Google 收購的前一年,也就是 2013 年,雙方簽署了「道德與安全審查協議」。該協議將 DeepMind 的核心 AGI 技術的控制權交給一個名為 Ethics Board 的委員會。據透露,DeepMind 的 3 位創始人都是 Ethics Board 成員。
在收購初期,DeepMind 和 Google 度過一段不錯的「蜜月期」,從其官網標語就可窺見一二。2014 年,DeepMind 的官網標語為──「DeepMind 很高興成為 Google 的一部分」,但到了 2015 年,這條標語就換成「DeepMind 很高興加入 Google 的行列」。
直到 2016 年,新版 DeepMind 官網上線,「Google」字樣已經無跡可尋,只能在「About Us」的頁面中介紹 DeepMind 是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集團的一部分,而 DeepMind 與 Google 的關係也變得越發微妙。
2018 年, 據 Financial Times 發布的消息,Alphabet 對 DeepMind 昂貴開銷的合理性已經產生懷疑。Alphabet AI 部門督促 DeepMind 說明其商業模式,並向董事會說明資金流向。審查小組稱,DeepMind 最終必須透過分享演算法和數據或透過賺錢來證明其價值,儘管暫時不擔心 Alphabet 會阻止他們做想做的事,但不能保證 Alphabet 董事會明年是否會得出不同的意見和結論。
同年 11 月 14 日,DeepMind 宣布旗下的健康部門 DeepMind Health 以及負責推進「Streams」團隊將調整合併到 Google 最新成立的「Google Health」部門中,原子公司 DeepMind Health 將不再做為獨立品牌存在,但 DeepMind 的其他部門仍將保持獨立。
不僅如此,在今年 8 月 22 日,相關報導指出 DeepMind 的聯合創始人 Mustafa Suleyman 已被停職。在經歷 10 個月的合併之後,2019 年 9 月 20 日,Google 在部落格正式宣布,已將旗下科技公司 DeepMind 的健康團隊併入 Google Health 部門。
總結
這 5 年裡,DeepMind 的經營可謂是滋潤中夾雜著辛酸。而究其根本,依然是研究成果與商業化的鴻溝問題,DeepMind Health 被合併進 Google Health 就是最好的註解。對於如今的 DeepMind,或許是時候想想如何更進一步走向商業化,畢竟,不會盈利的子公司不是一家好的 AI 公司。
報導截取科技新報:https://technews.tw/2019/09/24/deepmind-loss-problem/?utm_source=fb_tn&utm_medium=facebook